用戰術上的精細,掩蓋全局上的偏差,這就是日本最大的問題,乃至于質量出了問題,沒辦法維持競爭優勢了,他們不是去想怎么去努力,唯一的辦法就是作弊,靠精致的作弊來維持形象。
為什么日本人沒辦法維持競爭優勢了呢?
一方面,日本企業造假高峰期,與日本經濟“失去的30年”高度重合。
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以來,由于生產成本暴漲、產業升級降速,造假成了一些日本企業保持“競爭力”的有效方式。
另一方面,是最近這幾十年,中國制造在各行業的崛起,已經把日本企業擠壓得喘不過氣來!
在中國制造業的步步緊逼下,日本企業為了維持自己曾經好學生的形象,不惜靠作弊來維持形象。
網上有個比喻很形象:原本中國人只能考30分,日本人能考80分,日本人很有安全感?,F在中國人能考85分了,日本人經過努力也只能考85分,那怎么辦呢?只能靠作弊來達到90分。
這,就是日本制造的現狀!
今天,又一日本制造業大佬的墜落,又給我們揭開了面紗,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:
我們學習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是可以的,但一味崇拜,乃至貶低自己,則大可不必!
比如,日本制造出過那么多問題,但好多人還覺得它質量好得不得了,而中國制造從未出現過這么惡性的事故,卻總被人說質量不行,說了幾十年,還是被中國人自己說,這樣對自己公平嗎?
2022-06-16 14:05:00
2022-06-16 11:31:33
2022-06-16 11:20:21
2022-06-16 14:25:38
2022-06-16 09:18:26
2022-06-16 10:38:51
2022-06-16 08:42:40
2022-06-16 15:11:10
2022-06-16 09:58:37
2022-06-16 10:45:35
2022-06-16 09:48:23
2022-06-16 09:36:56
2022-06-16 10:05:13
2022-06-15 14:34:55
2022-06-15 09:34:27
2022-06-15 10:42:54
2022-06-15 15:26:45
2022-06-15 13:07:49
2022-06-15 14:07:12
2022-06-15 09:14:35
2022-06-15 10:08:23
2022-06-14 10:09:50
2022-06-14 10:01:05
2022-06-14 11:45:51
2022-06-14 09:03:49